偶然谈起于右任的诗,摘录一些。
丑奴儿令·硖石道中也[辛亥革命前]
车如旋磨人如蚁。万折千盘,万折千盘,铁换轮蹄客未还。
劳生自怨无奇骨。不耐关山,不耐关山,枉说人间道路难。
丑奴儿令·灵宝道中吊妹仲华①[辛亥革命前]
沉吟往岁留题句:字也分明,恨也分明;泪湿关河百感生。
今来更有伤心事:兄也飘零,妹也凋零,木落天寒雁一声。
①仲华,即于仲华,先生之妹,嫁于周石笙为妻,先周而殁。
杂感[1902年]
信天行者妄,避天行者非。地球战场耳,物竞微乎微。嗟嗟老祖国,孤军入重围。谁作祈战死,冲天血路飞。
失意再游清凉山寺题壁[1902年]
万千兴会怅登临,得罪苍苍罚苦吟。
落叶横飞偏碍眼,高僧时到一论心。
手无阔斧开西北,足驻长途哭古今。
为问东山人在否?末流为尔一沾巾。
吊古战场[1902年]
无数英雄无数骸,黄沙青史两沉埋。
我来数数诗难就,懊恼鸱鸮叫断崖。
函谷题壁补前作①[1908年]
片云飞去又飞还,眼底雄关亦等闲。
书剑萧萧惊岁月,恩仇种种指河山。
城荒霸气千年尽,地陡残阳一瞬间。
吊古怀人诗待补,三年风雨鬓毛斑。
①此民国纪元前数年两次入陕之作。
郑州感旧题壁(二首)[1908年]
之一
钩党声销事已陈,余生再到话悲辛。
穷途仆御为知己,客路梅花亦故人。
重叠云山连梓里,零丁涕泪累衰亲。
鸡鸣雪霁长征感,迟暮于郎负此身。
之二
亡命重来认旧踪,人歌人哭两相逢。
曾收断骨埋双马①,更祝中原起卧龙。
岁晚关前三日雪,月明笛外一声钟。
百年事业吾谁与,师友乾坤卖菜佣。
①昔追余时,死二马于途。
新安怀古[1909年]
埋恨芒芒降子弟,欺人种种莽英雄。
城南鬼哭知何罪?伯业天亡论不公!
石子涧前流水赤,烂柯山畔土花红。
乘时我欲为汤武,一扫千年霸者风。
过张茅[1909年]
无以为家笑我归,投林倦鸟苦偷飞。
二陵风雨双蓬鬓,两戒河山一布衣。
缩地田园来咫尺,祈天日月照庭帏。
梦中真个还乡乐,昨夜依稀扣板扉。
月夜宿潼关见孤雁飞鸣而过[1909年]
河声夜静响犹残,孤客孤鸿上下看。
大野飞鸣何所适?中原睥睨一凭栏。
严关月落天将晓,故国春归梦已阑。
马鬣余年终有恨,南来况复路漫漫。
出关[1909年]
目断庭帏怆客魂,仓皇变姓出关门。
不为汤武非人子,付与河山是泪痕。
万里归家才几日,三年蹈海莫深论。①
长途苦羡西飞鸟,日暮争投入故村。
①三年,一作五年。
入关[1909年]
虎口余生再入关,乌头未白竟生还。
垂青无几灞桥柳,鼓掌一人太华山。
慷慨歌谣灵气在,忧愁风雨鬓毛斑。
倚闾朝暮知何似,心苦莫论世网艰。
题《顾亭林集》[1912年]
王旡生以顾亭林诗集为赠因书其后。
沉鳞落羽风云晚,叹凤伤麟著述多。
世以变风为雅颂,老犹零雨走关河。
差池南北东西路,濩落黄农虞夏歌。
为问待庵能待否?秦人清议近如何?
归里过汾河[1918年]
我亦横汾感逝波,故园消息近如何?
夕阳西下无来雁,匹马南归竟渡河。
道远车悲虞坂峻,云开雨傍太行过。
山川满目今犹昔,后土祠前祷且歌。
宜川道中[1918年]
隐隐黄河线一痕,马前东望日将昏。
风云晋塞连秦塞,波浪龙门接孟门。
高祖山头余破庙,将军台上只荒村。
川原如锦人如醉,遍地花开不忍论。
家祭后出城有怀勿幕[1919年]
云暗关门间道回,戎衣墨绖鬓双摧。
何堪野祭还家祭,不独人哀亦自哀!
桴鼓经年空涕泪,河山四战一徘徊。
东征大业凭谁共?唤得英灵去复来。
三谒晒药场滇军将士公葬处[1921年]
茫茫侠骨伴名山,万里西征竟不还。
欲奠英魂难靖乱,忝为地主亦惭颜。
魄归金马碧鸡上,泪湿秦关蜀栈间。
晒药场前春草绿,春风吹起土花斑。
由耀县入三原境有感①[1921年]
何事出山与愿违?无能此去欲依谁?
兵当南北交争日,岁到青黄不接时。
置腹难偿诸将愿,空拳安慰万人饥?
马前清峪盈盈水,且自临流照鬓丝。
①此诗作于1921年,时靖国军遭挫,作者北走耀县居药王山,靖国军各路司令登山邀请,作者复出山返三原。
新庄杂诗(三首)[1921年]
拨乱无功肯自宽?壮怀消尽事知难。
当年弧矢谁家院?垂老重经泪不干。
中秋夜登城楼[1921年]
夜静云开月已斜,城楼倚杖听残笳。
关河历乱无归路,儿女团圆有几家。
浊酒因风酬故鬼,战场如雪放荞花。
可怜垂老逢佳节,泪洒戎衣惜鬓华。
民治学校园杂事诗(前十首)[1921年]
之一
只余民治园中路,老病扶筇日几临?
客去偷闲眠树下,愁来不语立花阴。
移栽龙爪无灵气,败退鸡冠有奋心。
为念归耕归不得,忘身桴鼓托哀吟。
①1921年,陕西靖国军部分将领,在北洋军阀威逼利诱之下,动摇不定。是年9月,胡景翼取消靖国军旗帜,改为陕西陆军第一师。时作者退居三原民治学校,写下了《民治学校园纪事诗》前后20首。民治学校园,即作者当年在三原西关所创办的民治小学校园。
民治学校园杂事诗(后十首)[1921年]
之八
铁箭花凋叶复长,世间真有返魂香。
难移大戟当天险,故采山茅荐国殇。
人亦胜天无利钝,老而不死阅兴亡。
长杨夜半风声恶,犹是前年在战场。
移居唐园诗以纪之(二首)[1921年]
之二
南园急雨北园晴①,载酒西园月又明。
天上风云原一瞬,人间成败不须惊。②
高坟玉盌儿孙盗,曲沼金鱼将士烹。
凄绝范公穷塞主,力穷西北泪纵横。
①南园,已见前注。其北为补拙园,即诗中的北园;其西有荒芜,称西园。②按:言行录本“成败”作“成毁”,兹据于右任先生所书手卷真迹改。
凤翔城外晚眺[1922年]
东湖春水绿沄沄,饮凤池前看夕曛。
困顿家山余老泪,支持西北仗孤军。
谁从君子歌犹苦,不复东征异所闻。
好雨天偏洒岐凤,岂知无地乐耕耘。
白水江[1922年]
白水江头未了僧,孤舟一夜入嘉陵。
云封蜀道无今古,鬼哭周原有废兴。
野渡招摇村市酒,荒城出没戍楼灯。
阳平关下多雷雨,净洗西南恐未能。
①白水江:在徽县境内,上游名西江,流至略阳入嘉陵江。
题吕天民《偶得诗集》(四首)①[1922年]
之二
凄凉同社惟君在,老有诗篇诏后生。
我爱游仙读庄子,人间无地著新声。
之四
黄花冈上草萋萋,开国人豪姓半迷。
我读君诗如读史,残山剩水有余凄。
①吕天民:名志伊,云南思茅人,曾参《民立报》笔政,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次长。
舟出吴淞①[1923年]
摩霄鹰隼栖无地,设色楼台影蔽天。
君羡吴淞田二亩,如何迟却又年年。
①吴淞,即吴淞江,本源出今太湖,东入大海,明以后改入黄浦江。
过台湾海峡远望[1923年]
澈浪如闻诉不平,何人切齿复谈兵。
云埋台岛遗民泪,雨湿神州故国情。
地运百年随世转,帆船一叶与天争。
当年壮志今何在?白发新添四五茎。
在刘三黄叶楼与太炎诸先生题邹容墓[1924年]
廿载而还事始伸,同来扫墓一沾巾。
威丹死后谁收葬?难得刘三作主人。
读史(三首)[1924年]
之一
风虎云龙亦偶然,欺人青史话连篇。
中原代有英雄出,各苦生民数十年。
之二
希文尚义余边俸,炎武逃名置上田。
一片是非谁管得,古来公论恕名贤。
之三
无聊豫让酬知己,多事严光认故人。
面上征尘衣上血,千秋赢得一沾巾。
露宿外蒙兵营(二首)①[1926年]
之二
天似穹庐容我住,地无租赁任人眠。
乾坤真作卑田院,脚动星辰亦偶然。②
①时作者自苏回国,途经蒙古,误入沙漠,露天野宿而作。②卑田院,即养济院,收容乞丐之所。
雪后出关作[1929年]
墨绖还乡又此离,关门眷恋复何为?
天时人事皆难再,昔往今来剩有诗。
雪霁山犹如处女,年荒雁亦似孤儿。
河冰夜合繁霜降,万树花开祖道时。
游龙门观造像[1932年]
龙门造像名天下,岁岁伤残感不胜。
妙相雕镌随代异,摩崖椎拓及春兴。
时来顽石皆成佛,运去灵山竟少僧。
满目创夷同一慨,回车痛哭我何能。
题何香凝、王一亭合作山水瀑布画[1934年]
能为青山助,不是界青山。
出山有何意?声流大地间。
[菩萨蛮]有述北战场事者因赋此[1938年]
太行隐隐云端见,胡儿昨夜窥防线。妄想入中原,骨灰归亦难。 凌晨风雪作,久别创伤裹。奉命守黄河,天寒高唱歌。
题民元照片[1957年]
民元,总理辞临时大总统后,宴客于上海爱俪园,摄影留念。参加者:唐绍仪、陈其美、熊希龄、黄郛、胡汉民、马君武、程德全、谭人凤、蔡元培、张謇、汪精卫、曹亚伯、褚辅成、林长民、马君武等34人,现仅存余一人,其余皆凋谢。抚今追昔,赋此寄慨。
不信青春唤不回,不容青史尽成灰。
低回海上成功宴,万里江山酒一杯。
携诸孙基隆海滨浴场小坐(二首)[1957年]
之二
无祷告时无恐怖,白头无悔作劳人。
沉沙锦石淘难尽,闲伴儿孙戏海滨。